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23年1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5%,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制造力量 彰显实力记者注意到,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是这样评价常州GDP过万亿的:常州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走出了一条实体支撑、自立自强、内外兼修、融合均衡、勠力同心的奋进之路是中小城市内生驱动、内涵增长的典型案例。通过建立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工作体系,常州打造了一大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
常州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江苏省第五座万亿之城。同时,2023年以来,常州从提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设施见桩率和光伏电池见板率入手,推动新能源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该市2023前三季度GDP为6593亿,增速7%。把谋势蓄势转化为起势成势,把发展之势转化为竞争之能,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离不开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在2023年6月开幕的2023世界新能源博览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曾经作出回答:当城市雄心与百年工商基因在新时代交融激荡,当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东风劲吹,常州新能源产业的蓬勃生长可谓水到渠成、势所必然。
的确,根据官方数据,不同于新能源单个领域表现突出的其他城市,常州已经是新能源产业的全能选手。近年来,在光伏、新型电力装备等领域持续深耕、发展壮大,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组合发力、异军突起。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农业投资增长9.3%,都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关于今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创新点,主要是紧密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丰富调查内容,创新调查方式。第一,调查失业率下降,新增就业继续增加。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第二,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就业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4.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可以说,新动能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判断,下阶段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长。第五,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当中创新位于第一位。
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功举办了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2.8%。2023年我国5.2%的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国际组织上调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0.4个百分点,经合组织上调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国际社会看好中国2024年经济发展前景。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
今年1月-4月是普查的正式登记阶段,也是普查工作最为重要的阶段,对获取高质量普查数据是最重要的阶段。去年以来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在GDP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交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13.6%,降幅比上年收窄1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完整反映青年从学校毕业到稳定工作过程中的就业失业全貌。
三是服务消费较快恢复。我们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房地产一直备受关注,我去年在发布会上,也有记者提到这个问题,走势怎么样,下一步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关心。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第四,改革开放红利多。当前,普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给大家提供几个数据作为参考。111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6万人。
关于发布方式,今后我局将按月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中发布不包含在校学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大家可以在数据发布库中查询数据。12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5.9%,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60.3%,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景气区间。
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问目前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展如何?未来在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拓展统计调查领域、丰富统计调查内容、完善统计调查制度,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体系。观察中国经济的表现,不仅要跟自己纵向比,也要跟其他国家横向比。前面介绍的时候,对整个中国经济全年的表现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第二,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新增数字经济调查内容,更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数字化进程,系统推进平台经济调查,为查清统全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模式的发展情况奠定基础。四季度,规模以上企业景气指数是109点,比上季度提高0.4个点。
从近期情况看,不论是企业还是居民的预期信心都有边际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回暖,也是2023年消费恢复的一大亮点,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这两个统计指标111月份数据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个指标的口径不同。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建设也都取得了实效,这些都增强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也是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
第二个问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进展情况。8月份以来,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备案量整体回升,12月份比8月份回升20.2个百分点。其中,正在推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这些工程都在快速推进。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三大需求的贡献和拉动。大家都知道,能源价格主要是受到俄乌战争影响,2022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2023年有所回落,一正一反,同比向下拉动比较大。
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了正增长。分季度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物价涨势总体温和,跟全球通胀居高难下、一些国家在抗通胀和稳增长之间艰难平衡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以概括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